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十五五规划锚定数字化未来:新型基建超前布局与数字中国纵深推进

发布时间:2025-10-31 访问量:17次

20251028日,新华社受权发布经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五五建议”)。这份纲领性文件不仅勾勒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蓝图,更在基础设施升级与数字化转型两大核心领域划定了“施工图”——以“适度超前”理念筑牢新型基础设施根基,以“深度融合”路径激活数字中国潜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数字化新动能。

 

一、适度超前: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的“数字底座”

 

十五五建议将“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列为重点任务,核心逻辑在于打破传统基建的单一功能局限,推动“集成融合”“数智升级”与“安全韧性”三者协同,让基础设施既适配当下需求,更能支撑未来发展。其中,“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成为关键抓手,精准对接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诉求。

 

从具体领域来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聚焦三大方向:

一是加快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集约利用。比如通过布局国家级算力枢纽节点,打通跨区域算力调度通道,解决“东数西算”中的资源分配难题,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供“算力粮仓”;

二是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智化改造,在交通运输领域,加强跨区域统筹布局与跨方式衔接,补上中西部及偏远地区的通达短板,让物流效率提升与民生出行便利形成共振;在能源与水利领域,优化能源骨干通道、建设现代化水网,既保障新能源电力的稳定输送,又增强洪涝灾害防御与城乡供水保障能力。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被首次纳入重点规划。这类设施兼具“日常服务”与“应急保障”双重属性:平时可作为商业综合体、体育场馆服务民生,应急状态下能快速转化为临时医疗点、物资储备仓,让城市基础设施在“高效运营”与“风险抵御”间找到平衡,为城市治理加装“安全阀”。

 

二、深度融合:激活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引擎”

 

如果说新型基建是数字中国的“硬件骨架”,那么“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就是填充骨架的“软件内核”。十五五建议从数据要素、数实融合、技术创新、治理规范四个维度,构建了数字中国建设的完整闭环,推动数字化从“工具应用”向“体系变革”升级。

 

在数据要素层面,建议明确“健全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资料”,其流通效率直接决定数字价值转化能力。通过统一数据确权、交易规则,既能打破政务数据、产业数据的“孤岛效应”,让数据在医疗、教育等领域实现跨部门共享,又能通过安全监管机制防范数据泄露风险,实现“开放”与“安全”的双赢。

 

在数实融合层面,“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成为核心方向。这意味着数字技术不再是传统产业的“辅助工具”,而是重构生产模式的“核心力量”:在制造业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可实现设备实时联网与智能调度,让汽车、电子等行业从“大规模生产”转向“柔性定制”;在农业领域,数字技术可赋能精准灌溉、病虫害预警,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让“靠天吃饭”变为“靠数据吃饭”。

 

在技术创新与应用层面,人工智能成为突破重点。建议提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同时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在科研领域,AI可辅助科学家筛选实验数据、模拟药物分子结构,推动科研范式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在民生领域,“AI+医疗”可优化挂号流程、辅助影像诊断,“AI+交通”能实现拥堵预测与信号动态调节;在社会治理领域,AI可助力社会治安防控、生态环境监测,真正让技术“服务于人”。

 

而在治理层面,“加强人工智能治理”与“推动平台经济创新和健康发展”并重。既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伦理准则,防范AI带来的算法歧视、就业冲击等风险,也要通过科学监管为平台经济“松绑”,鼓励其在新零售、即时配送等领域探索新模式,实现“创新活力”与“规范发展”的平衡。

 

三、产业联动:以展会为桥,让规划落地“看得见”

 

蓝图的实现离不开产业界的协同发力。20251210日至11日,北京首钢园将同期举办第二十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IDCC2025)与数字基础设施科技展(DITExpo)。这场盛会并非单纯的技术展示,而是衔接“规划方向”与“产业实践”的关键纽带——它将聚集国产算力生态链的龙头企业、行业专家与终端用户,围绕“国产算力自主创新”“算力网络互联互通”“数字基建场景落地”等话题展开深度对话。

 

从算力芯片的技术突破,到数据中心的绿色节能方案,再到工业互联网的实际应用案例,展会将把十五五建议中的“抽象目标”转化为“具象实践”。比如某企业展示的“AI+制造业质检系统”,可将产品检测效率提升3倍,这正是“人工智能+”行动在实体经济中的生动体现;而国产算力集群的跨区域调度演示,则直观呈现了“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建设成果。这种“产学研用”的深度联动,将为新型基建与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让规划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从新型基建的“超前布局”到数字中国的“纵深推进”,十五五建议清晰勾勒出中国数字化转型的“路线图”。未来五年,随着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数字技术的深度渗透与产业生态的协同升级,中国将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在全球数字化竞争中抢占先机。这场以数字化为核心的变革,不仅将重塑产业形态、优化治理模式,更将切实提升民生福祉,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数字动力”。


物流查询

电话

0755-89999527
7*24小时服务热线

TOP